宋朝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日期:2017-04-17 08:13:17 作者:fuli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宋朝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我们可以看到澶渊之盟磨掉这个民族的血性,但是也可以看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壮丽诗篇;


我们可以看到宋朝的军队不堪一击一触即溃,但是也可以看到钓鱼城上阻击蒙哥一来一去是十年;


我们可以看到宋文官集团的贪生怕死和对武将的一味压制,但是也可以看到异族面前陆秀夫抱少主投海十万忠魂尽掩埋。



宋是一个怎么的时代?


是歌舞升平下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还是说他有他的文明与文化也带过几世繁华。起笔时重新看了一次宋史,本来想从战争的角度来写宋,毕竟在那个时代从宋的开国皇帝开始都对武将有一种自然的偏激与不信任,一场杯酒释兵权不知道埋没了后世多少英雄好汉。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宋在经济文化方面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一副清明上河图其中的亭台楼阁市井文化不知道被多少人魂牵梦绕,“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的诗文又不知道勾起了多少人对那个时代的向往。


除此之外,自唐朝之后科举制度的完善彻底地取代了九品中正制也让更多的寒门子弟能够通过科举走向仕途,外加上唐末黄巢起义基本可谓是杀进了氏族门阀消灭自秦汉以来中国的一个长期固有的特权阶级,迎来了新兴时代。


看到这里你以为我要鼓吹宋朝的好吗?恭喜你猜错了。




的确在某种意义上经历了五代十国之后,崛起到宋王朝已经失去了自秦汉以来我国古代统治者的固定同盟,即为各地的氏族门阀,但是随着宋王朝开始寻找新的政治合作伙伴,一个新的特权阶级正在崛起,这个阶级就是“士大夫”。


“宋亡之后无中华,明亡之后无华夏。”这句话说的便是宋朝之后士大夫阶级正式从中国消失,之后的元明清更多的是文人眼中的莽夫治国,所以皇权也开始愈加的集中。


但是士大夫这个特权阶级究竟对于国家的影响如何,住在象牙塔里面的大部分文人自然会将士大夫这个阶级鼓吹得十分梦幻,他们为人风雅,才高八斗,高谈阔论之间可谓是往来无白丁。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由于文艺作品的关系,我们对士大夫这个阶级产生了一种误区,他们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由于大部分文学作品的美化让我们无法真正的了解到这个阶级的前世今生和实际地位,那么既然要颠覆大家对士大夫这个阶级的固有认知,我们就要从士大夫阶级的前世今生说起.

何为前世,首先来说士大夫这个阶级出现之前官员阶级是怎么回事。




竹林七贤,山涛


这要从魏晋南北朝说起,无论是王羲之的字、竹林七贤的故事以及那谢灵运的才高八斗,被我们称为“魏晋风骨”从历史中看,那个时候的文人似乎都不愿意从政,竹林七贤中唯一对政治感点兴趣的山涛还为人所不齿,这是因为当时的人才选拔制度。


这制度从曹魏开始,人才选拔制度便形成了所谓的“九品中正制”也就是由当地有名望、有见识的人推荐人去做官,这自然就形成了垄断,能走上仕途的大部分都是高官大户子弟。


所以其实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上层阶级十分固化,人从出生的时候天花板已经定下来了上升空间极其有限,便开始放弃仕途追求起生活享乐、哲学、美学来了。所以也就进入了文艺的黄金年代,可是唐末的时候黄巢这货横空出世,在他的手下这些各个地方氏族门阀基本被杀得个一干二净。再加上后来的五代十国的割据与战争这些古老的统治者合作盟友基本都从中国的历史上消失。


陈桥兵变之后赵匡胤登基,他迫切的需要找到一个新的政治合作伙伴,不巧当时五代十国之后经历了长期的战乱,当时的许多文人都开始重看古人经典,企图通过重新结构古人经典来解决当下的问题,导致了儒学的第二次兴起,也正是因此,赵匡胤最后找到了他的新合作伙伴,那就是通过儒学科举选拔上来的士大夫阶级。


大家看到这里一定会想,那没什么不好啊,科举是看人的才能选拔上来的,无论平凡与富裕只要你学富五车都可以走上仕途,但是却不是如此,我们现在无法考究这样的真正意义上公平的科举考试维持了多久,但是我们却可以很清楚的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宋朝的科举舞弊十分的频繁。


且来看看如果我们在宋朝该如何作弊:



舞弊之风盛行的宋朝科举


冒籍应试参加考试


注册解试的手续称为“请解”、“取解”,是士子们漫长科举道路中的第一步。


为了请解,自唐以来,士子们均须向州县递交自己的“家状”,家状一般包括姓名、乡贯、年龄、三代等内容,也要注明“举数”(本人已经参加了几次解试)之类信息。在答卷时,家状也要抄写在试卷开头。


除了家状,还有“保状”,即应举的士子们每三人互相做保(如果每州参与解试的不到三人,则由地方命官一人作保),证明同保人并非冒名顶替、品行没有缺陷等等,若有人犯规,同保的其他人也要受到牵连。


宋朝解试,原则上考生须在自己户籍所在地请解,且“曾犯刑责及素无行止之人”不得应举,仍在为亲长服丧者不得应举,身体有“痴哑”、“二肢废”、“侏儒”等“废疾”、 “两耳聋”等“笃疾”者,不得应举。




但是,和唐代通常每年都有考试不同的是,宋代解试最初有时隔年举行,有时四年一次,但从宋英宗开始,基本确定为三年一次。青春短暂,在交通不便也没有互联网的时代,除了身体疾病不易掩饰之外,曾犯法受刑或者还在孝中的考生,想到换个地方应举,就可以掩盖自己没有这届应试资格的事实,也是人情之常。


北宋天禧年间,就有翰林学士承旨晁迥等上奏,“诸州举人,多以身有服制,本贯难于取解,遂奔赴京毂,寓籍充赋”。对于举人们奔赴京城应举的情况,朝廷的解决方法是,除了还在服丧的考生,那些确实在本地没有户籍的考生,可以由命官或曾经参与省试、殿试的举人作保,在本地的考生之外,另行划出名额来参与考试。这种决策不可谓不人性化,但一定程度上,也姑息了冒籍的风气。


不过,大量考生涌入开封或他州应举,大部分并非为隐瞒犯罪记录或服丧情况,而是另有原因:


一来,开封府是帝都所在,在开封学习交流,可得考试风气之先;


二来,各地解送的人数不同,导致在开封府或其他解额较宽的地方应举可能比在本贯更加容易成功,恰如今天的“高考移民”们为了更容易被北京名校录取而入北京户籍。因为依照宋代政策,虽非本地人但在本地购买田产,便可拥有本地户籍,故而也有资格参与考试,所以有足够财力的士子可以在其他州郡购置田产,多立户头,“临时便作本贯应举”。




找考官泄题


负责出题的官员可能泄露题目。


自北宋初年起,为了防止官员受请托而舞弊,贡举考官一旦被任命,原则上必须即时进入贡院,不能滞留,“更不得与臣僚相见言话”,在贡院中完成拟题、引试、阅卷的全过程,直到名次确定并放榜之后,才可以出院,这种制度称为“锁院”。


锁院在解试与省试中大约持续四十到五十天,殿试锁院时间则至少十日,其间还有医官一起入院,以保证考官们的健康。有时,考官可以做到在锁院之前泄题。


比如上面提到的苏轼:元祐三年(1088)苏轼主持贡举时,在锁院前写下题目,乃是《扬雄优于刘向论》一篇,令人送给门人李廌。但李廌不在家,题目为章惇的两个儿子章援、章持所得,二人揣摩题目,按照苏轼的文风答卷,因为有弥封、誊抄制度,苏轼无以辨识,最终章援中了头名,章持得了第十名,李廌反而落第。


南宋的罗大经对此事的评价是:“余谓坡拳拳于方叔(廌)如此,真盛德事。”对于泄题舞弊行为,同样参加过进士考试的罗大经竟然认为是“盛德事”,放在今天他只怕就要被评价为“三观不正”了。还有宁宗朝宰相谢深甫在自己两个儿子赴省试时,在锁院之前,“密语当差试官,预计会题目”,说明锁院前确实可以泄露题目。


最后实在不行还可以夹带进考场,也就是带小抄。从这些舞弊的手段我相信大家都能够看清楚一点,那就是舞弊的成本还是挺高的,所以说在后来随着舞弊的愈发盛行,在本质上宋朝的官僚阶级还是被地方的有土地钱财的权贵又或者家中有在朝堂为官之人的宗族垄断了。上层阶级的固化没有丝毫改变反而更加加重,外加上说宋朝文官治国,这群迂腐味的文人更是有恃无恐各种作死。


此外在这个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腐朽的“士大夫”阶级之中,宋朝的国策却又是:“刑不上士大夫。”简单来说也就是无论士大夫犯了什么事,刑法都上不到他们的头上,这样的情况下,本来被垄断的士大夫阶级开始变得更加的腐朽,也开始逐渐地失去了国家责任感,也就是这群人,开始在皇帝的改革过程中说出那句,“殿下是靠百姓治国还是靠士大夫治国”的话来。最终导致宋朝的衰败。




后来宋亡了。


所以那句“宋亡之后无中华”我是万万不敢认可的。


崖山海战固然让人悲痛,十万忠骨的掩埋让世人看到了中华男儿的血性,但是说起来其实这段历史只是掩埋了历史中一个腐朽的阶层罢了,又谈何中华兴亡。


现在许多居住在象牙塔里面的文人怀着一种名为“冷漠”的傲骨欣赏和向往着士大夫阶级那般的生活,开始逐渐的抹除士大夫阶级在那个变动时代中落下的真正历史痕迹,导致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个伟岸光正的士大夫形象。


而且更何况士大夫阶级在宋之后也并没有玩完不是吗?在明朝的时候还有他们的精神后辈“东林党”继续祸国殃民。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十九年。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  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另一方面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至宋真宗时期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了靖康之耻,宋室被迫南迁。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位,建立了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后期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4]  ,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 ,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 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


宋朝时出现了宋明理学,儒学得到复兴,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北宋因推广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长,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3710万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万。


史学家陈寅恪曾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12-13]  ”而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学者不在少数。


宋朝立国的三百余年,二度倾覆,皆缘外患,是唯独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


五代时期,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使,军队驻扎在宋州(河南商丘)。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黄袍加身,建立宋朝[26-27]  ,定都汴梁,后改为东京(开封),并设陪都西京(洛阳)。宋太祖所面临的另外一项事业就是统一全国。赵匡胤在与赵普雪夜商讨后,决定以先南后北为统一全国之步骤。[28] 


赵匡胤首先行假途灭虢之计,灭亡了南平和楚。之后又灭亡后蜀、南汉、南唐三国。[29]  太祖一心希望统一全国,还设立封桩库来储蓄钱财布匹,希望日后能够从辽国手中赎买燕云十六州。开宝九年(976年)八月,太祖再次进行北伐。但十月十九日太祖忽然去世,留下“烛影斧声”的历史疑案。其弟赵光义即位后忙于整顿朝政,统一事业暂告停止。[28] 


赵光义即位之事颇有疑云,是为“烛影斧声”事件,民间也一直传说赵匡胤是被赵光义害死的。为确保政权的合法性,赵光义抛出其母杜太后遗命之说,即“金匮之盟”。[28]  赵光义稳固统治皇位后,继续国家统一事业,先是割据福建漳、泉两府的陈洪进及吴越钱氏归降,其后再灭亡北汉。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五月,赵光义不顾大臣反对,趁灭亡北汉的余威,从太原出发进行北伐辽国,起初一度收复易州和涿州。


后来赵光义先后逼死太祖之子赵德昭和赵德芳,又贬黜赵廷美到房州,两年后赵廷美就死于谪所。赵光义长子赵元佐也因为同情赵廷美而被废,另一子赵元僖暴死,最后襄王赵元侃被立为太子,改名恒。[32] 至道三年(997年),赵光义驾崩,李皇后和宦官王继恩等企图立元佐为帝。宰相吕端处置得当,赵恒才顺利即位,即宋真宗。宋朝也开始进入全盛时期。[33]  赵光义本人附庸风雅,喜好诗赋,政府也因此特别重视文化事业,宋朝重教之风因此而开。赵光义还喜好书法,善草、隶、行、篆、八分、飞白六种字体,尤其是飞白体,宋朝的货币淳化元宝上的字也是他的亲题。[28]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